一是多方协调,解决群众出行难。北环路铁路桥自2010年9月断交后,通车时间因种种原因一再延期,不仅影响了彩龙国际商贸广场、秦皇岛义乌小商品城数千家商户经营,更使农民出行困难。园区党工委经过多方协调,促成工程于5月初复工,计划10月底通车。二是双管齐下,解决农民增收难。一方面开展实用技能培训,帮助农民增强就业能力,筹备召开第二届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,鼓励辖区企业优先招聘辖区失地农民。另一方面定期联系专家到村传授种养殖技术,鼓励扶持农民创建合作社,帮助农业合作社策划品牌、加强营销,提高农民种养殖收益。三是提高标准,解决农民养老难。根据园区农民基本生活补助保障办法,农民享受的基本生活补助参照全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进行调整。从4月份起,女55岁及以上、男60岁及以上农民享受的基本生活补助从420元/月,5040元/年,提高到470元/月,5640元/年。园区还积极新建农村幸福院2所,方便农民就近养老。四是完善体系,解决农民就医难。在辖区内统一设立村级卫生室,改善提升卫生条件和医疗设备,要求乡村医生入驻村卫生室,进行统一管理,保障村民安全就医。每季度聘请专业医生免费为辖区1700余名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类检查,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和计生家庭孕前优生检查工作。在现行大病救助和医疗救助体系之外,由村委会提出申请,对于辖区内特别贫困、患有严重疾病的农民给予一定救助。五是窗口前移,解决农民办事难。新建园区便民服务中心,形成“园区-村”两级服务平台。涉农科室每月到各村现场服务不少于1次,能在村里完成的工作,一定在村里完成。涉企科室上门问需每月不少于2次。(临港物流园区)